河北名气大的精密机床生产厂商定制
⑶ 轮廓控制数控机床
轮廓控制数控机床也称连续控制数控机床,其控制特点是能够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动坐标的位移和速度同时进行控制。
为了满足刀具沿工件轮廓的相对运动轨迹符合工件加工轮廓的要求,必须将各坐标运动的位移控制和速度控制按照规定的比例关系精确地协调起来。
因此在这类控制方式中,就要求数控装置具有插补运算功能.所谓插补就是根据程序输入的基本数据(如直线的终点坐标、圆弧的终点坐标和圆心坐标或半径),通过数控系统内插补运算器的数学处理,把直线或圆弧的形状描述出来,也就是一边计算,一边根据计算结果向各坐标轴控制器分配脉冲,从而控制各坐标轴的联动位移量与要求的轮廓相符合在运动过程中刀具对工件表面进行连续切削,可以进行各种直线、圆弧、曲线的加工.轮廓控制的加工轨迹。
采用嵌入工业计算机技术的数控机床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利用其满足客户需求的计算能力以及具有的网络控制能力,使内嵌嵌入式工控机的机床在加工对象改变时只需要改变输入的程序指令;提升加工性能比一般自动机床高,可以加工复杂型面,因而适合于加工中小批量、改型频繁、精度要求高、形状又较复杂的工件,并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采用数控系统的机床品种日益增多,有车床、铣床、镗床、钻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和电火花加工机床等。
3 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技术3.1 改造方案的确定在进行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造前,要全面对机床进行检查,先要确定机床改造后的用途是什么,也就是明确改造的目标,之后再确定改造的方案,如图1所示。升级改造旧数控机床,主要是升级改造电气控制系统,其机械系统改造较少,针对故障率高、系统老化、维修周期长等问题进行改造。3.2 改造机械系统如图2所示,对普通机床进行数控化机械系统改造,其项目较多。为提高普通机床的耐磨性,提高动、静刚度,可采用轴承钢淬硬制成导轨来进行升级改造,这主要是因为普通机床在铸铁床身上直接加工出导轨,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磨损,对加工的精度造成严重的影响,改造后,可将导轨粘贴紧固到铸铁床身上,再磨削粘贴好的导轨。为使传动链缩短,对普通机床繁琐的传动链进行改造,增加自动换刀装置,采用步进、DC或者AC伺服电动机相结合滚珠丝杠副的传动形式,增加辅助功能部件,如分度工作台、回转工作台等。改造升级机械部件性能良好的旧机床,除了需要清洁保养机械部件,进行除锈处理外,并不需要做大的修复及更换。
日本政府对机床工业发展异常重视,在数控机床的发展战略上先仿后创,先生产量大而广的中档数控机床,大量出口,占去世界广大市场,然后又针对性地发展市场所需各种低中高档数控系统。自1958年研制数控机床后,1978年日本机床工业的产量首次超过美国,至今产量、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中国数控技术的发展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数控技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58—1979年为阶段,这一阶段由于对数控机床的特点、发展条件缺乏认识,人员素质差、基础薄弱、配套条件不过关的情况下,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数控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起三落、终因表现欠佳,无法用于生产而停顿。从1979年至今为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通过从日、美、德、意、英、法、瑞士、匈、奥、韩国、台湾省共11国(地区)引进数控机床技术和合作、合资生产,解决了性、稳定性问题,数控机床开始正式生产和使用,并逐步向前发展。